逮虫夜三段 你不知道的捉蛐蛐之高手进阶秘籍!
2018-04-15 17:06:48
3261 收藏

上期超级宠物星顾问郭幸福会长为广大虫友带来了精彩文章《来自产地一线的捉蛐蛐秘籍》,今天又带来了续集《逮虫夜三段》,再次感谢郭会长的支持。也欢迎虫友加盟超级宠物星蟋蟀频道编辑组,欢迎加微信投稿@13857194908。 言归正传,何谓逮虫夜三段,这里指的是每夜逮虫的三个阶段: 一、人虫相会阶段 自夜暮降临至夜十点前,蟋蟀为透气、通风、调节温湿、接近三尾,但主要是找食、找水而到处爬动,该阶段用灯可四处寻找心中的将帅。 正常天气可普遍撒网,重点逮〝鱼〞,雨多地涝时,应着重田梗、沟沿、土块等高岗地势高处,甚至坟头。久旱少雨时,应着重田头、路边、沟底等低洼潮湿处。 发现哪块地虫多、虫大、虫品好,次曰可提前撒食,定点捕捉,撒食后要数次往返观察,因虫是流窜的,要天天去撒食。尤在早秋,大量的若虫都在蜕变成熟,后来将帅会更多,也可作为每夜第二、三阶段捕捉的基地。 二、人找虫的阶段 自夜十点至夜两点半之前,虫基本已入洞,或在地缝、叶下躲藏,且大多数不开叫,这时要记得第一阶段哪块地虫多、虫大、虫品好,就在哪用抓勾(三齿耙子)搂动。 尤在早秋,虫都在表层或叶下,观察哪片三尾多,哪片便于虫栖息,比如裂缝、叶下、土块等。 但应注意,哪块地虫多到开叫阶段,周围虫都开叫就该块不叫,且背空的较多,也就是膏药迹大、凹的虫较多,就不要在该块地上逮了,有可能是除草剂或其它农药的作用,即便逮到品相好的,也只有卖相,一旦斗大花会心里掉泪的… 三、虫找人的阶段 自夜两点半至黎明前,是开叫大合唱的阶段,当然露水早开叫早,尤在旱天。该阶段是岀将高峰阶段,应当注意的是不要听一个逮一个,耽误时间,黄金时间稍纵即逝。 尤其是早秋,嫩虫叫会使新手误认为翅类的叫声,且嫩虫警惕性很高,稍有风吹草动就停叫,很耽误时间,要学会听叫,要注重频律快,有底气,声宽音厚,声沉音远和劈劈啦啦的怪叫声,比如叫声慢时有音,越快越无声,有可能是软砂大将。 然而,有人逮虫听到好虫叫,就是无法定准具体位置,要学会越位定位和三点定位。所谓越位定位就是听到虫叫后,知到大概位置,为确定准确位置而越过所叫位置再返回;所谓三点定位就是走到接近虫叫点,从站立点或左或右近一步确定虫叫的具体地点。 另外几点建议: 一、将自行车〝气门芯〞上所用的〝气门筋〞找三根长的,用透明胶带连在一起,约一米左右,带着去逮虫,遇到墙缝、地缝、洞穴有虫,方便把虫吹岀来,省去食诱、水浇和深挖而费时费力。 二、听到再好的虫叫,接近它时不要媳灯,很多大田中机井很多,安全第一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