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 ![]() | |
![]() | ||
![]() | ![]() |
□张居明
提起宁津蟋蟀,还得追溯到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,说起靖康之耻,最想吟颂岳飞那首荡气回肠的《满江红》: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,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三十功名尘与土,八千路云和月。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靖康耻,犹未雪。臣子恨,何时灭!驾长车,踏破贺兰山缺。壮志饥餐胡虏肉,笑谈渴饮匈怒血。待从头,收拾旧山河,朝天阙。”
当时的北宋经济比较繁荣,但徽,钦二帝疏于国防,整日沉缅酒色,昏庸无道,挥霍无度,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。他们搜集名木奇石大造宫殿、园林,花重金建起斗蟋台,亲自为斗胜的蟋蟀封号命名,“金头大将军”、“银头大将军”、“绿袍大王”、“红袍大王”、“黑衣大圣”、“紫衣大圣”等。当时东京汴梁(今开封市)是北宋政治、文化、经济中心,斗蟋市场非常活跃,就连女人、小孩都加入斗蟋队伍。有词为证:“月洗高梧,露淳幽草,宝钗楼外秋深。土花沿翠,萤火坠墙阴。静听寒声断续,微韵传,凄咽悲沉。争求侣,殷勤劝织,促破晓机心。儿时曾记得,呼灯灌穴,敛步随音。任满身花影,犹自追寻。携向华堂戏斗,亭台小、笼巧妆金。今休说,从渠床下叫,凉夜伴孤吟。”又诗云:“昨夜寒蛩不住鸣,惊回千里梦,已三更。”
宋徽宗的皇后是德州刺史王藻的女儿,名叫王敏。王皇后从小饱读诗书,为人宽厚善良、知书达理,对皇帝不理朝政、整日躲在宫里同嫔妃斗蟋取乐很看不惯,就多次劝说皇帝多理朝政。皇帝起初还能听进去,时间久了就疏远了皇后。王皇后一番好意却被冷落,很是抑郁,不久就得病而亡,年仅二十五岁。为了继续劝说丈夫觉悟,她变身一只乌头金翅大蟋蟀,经过数次擂台比赛,终于来到皇帝身边,并终日在其耳边啼鸣“夫君醒来!夫君醒来!”人活着的时候说话就不管用,何况蟋蟀的鸣叫?
1127年,金兵突然渡过黄河直捣东京汴梁,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成了俘虏。被俘虏的还有徽宗和他32个儿子、22个女儿,除九子赵构和幼女外,其余宫庭后妃、宗室贵戚、大臣等几千人全部被掳到金国上都(今黑龙江阿城)。当时正值秋季,北方白天还很燥热,而到了夜晚就特别寒凉,徽、钦二帝和郑氏、朱氏二皇后衣服都很单薄,晚上经常冻得睡不着觉,只得找些柴火、茅草点燃取暖。钦宗的朱皇后当时只有二十六岁,艳丽多姿,经常受金兵调戏,而妃子、宫女也经常被金人强奸。这时王皇后变身的乌头金翅大蟋蟀就带领其它蟋蟀们一起啼鸣“金兵可恶!金兵可杀!”金兵听到蟋蟀一起鸣叫,害怕自己的行为引起了天怒,就不敢妄为了。
被俘者被金兵用绳捆着,长长的队伍数十里,历尽艰难,行至位于鬲津河畔的临津县(今宁津县保店镇),再往前走就是金人管辖的土地了。王皇后化身的乌头金翅大蟋蟀看到她父亲曾经管辖的地方土地湿润,阳光明媚,空气清新,非常留恋,不想再往前走,就上天请求神仙帮忙。忽然蓝天晴日被一片乌云覆盖,一声霹雷把随车所带金罐、银罐全部震裂,随着乌头金翅大蟋蟀的一声鸣叫,群虫齐声振翅高歌,一会儿就跳进青纱帐里无影无踪了。宋徽宗目睹此景,黯然神伤,凄然泣到:“莫非尔等也留恋故土,不愿随朕去当亡国奴?也罢,你们就留于此地,八百年再称霸神州吧!”也许是真龙天子下旨有灵,也许是巧合。时间翻到了公元1991年初秋,首届中国蟋蟀文化节在宁津县中心广场隆重召开,当时高朋云集、盛况空前、来自大江南北的蟋蟀爱好者汇集宁津,把个小城挤得水泄不通,真正达到了“蟋蟀搭台,经贸唱戏”的效果。
近年来,宁津县把“开发蟋蟀资源,弘扬蟋蟀文化”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做,先后建起了宁津、柴胡店、尤集、孟集四个交易市场,为外来购虫者提供一站式服务,在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了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蟋蟀声像文博园,当地农民的收入也由当初的几万元上升到数十万元。每当立秋以后,上万人的捕蟋大军浩浩荡荡开赴宁津田间地头,夜幕降临时,点点灯火如银河泄地一般,把个宁津装扮的无比璀璨夺目,别有一番景致。来自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杭州、合肥、南京的蟋蟀爱好者更是把宁津当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。每当立秋以后,宁津县城就沸腾起来,各种车辆川流不息。宁津也正以崭新的面貌、以满腔的热情迎接着四面八方的客人。